现代早期思想与中国革命
课程列表
绪论
本文约作于1816年(嘉庆二十一年),其所属的《乙丙之际箸议》(“箸议”一作“塾议”)计有十二篇,是...
第一讲 变局与时势之一 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九》
变局与时势之二 王韬《变法自强》
本文曾辑入1883年印行的《弢园文录外编》十二卷本。这里选自《弢园文录外编》(汪北平、刘林整理,中华...
变局与时势之三 严复两篇
《论世变之亟》 严复 本文原载1895年2月4至5日的《直报》,也是严复在该报的第一篇文章。这...
变局与时势之四 康有为《〈礼运注〉叙》
《<礼运注>叙》康有为 本文是康有为为《礼运注》所写的序言,作者在文后注明该文作于光绪十年...
变局与时势之五 章太炎《俱分进化论》
本文原载《民报》第七号(1906年9月出版),署名太炎。 《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11...
变局与时势之六 刘师培《亚洲现势论》
本文原载《天义》十一、十二卷合册(1907年11月30日出版),署名申叔。 《天义报》(自第三卷起...
第二讲 中国之一 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选)
本文原载《新民丛报》第三十八至第三十九号合刊(1903年10月4日出版)。原文除《发端》外,还有五节...
中国之二 杨度《金铁主义说》(选)
本文原载《中国新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号(1907年1月20日到5月20日出版)。在《中国...
中国之三 章太炎《中华民国解》
本文原载《民报》第十五号(1907年7月出版),署名章太炎。
中国之四 孙中山《民族主义第六讲》
本文选自《三民主义》(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署名孙文。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于1924年1月到...
中国之五 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
本文原载《民报》第一号(1905年10月出版),署名思黄。
中国之六 刘师培《论新政为病民之根》
本文原载《天义》第八到第十卷合册(1907年10月30日出版),署名申叔。
中国之七 章太炎《代议然否论》
本文原载《民报》第二十四号(1908年10月出版),署名太炎。 篇后附录《“虏宪废疾”六条》,是对...
中国之八 孙中山《五权宪法》
本文录自《五权宪法》(国民书局1927年3月印行)。 《五权宪法》是孙中山于1921年3月20日在...
中国之九 梁启超《新民说》(选)
本文原载《新民丛报》第一号(1902年2月出版),署名中国之新民。 《新民说》全书共二十节,陆续刊...
中国之十 蔡元培 《对于新教育之意见》
文本原载《东方杂志》第八卷第十号(1912年4月出版),原题为《教育部总长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
第三讲 救世与觉悟 之一梁启超《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
本文原载《新民丛报》第二十三号(1902年12月1日出版)。 《新民丛报》1902年2月在日本创刊...
救世与觉悟之二 梁漱溟《谈佛》
本文原载《正谊》第一卷第二号(1914年2月15日出版),署名漱溟。 《正谊》1914年1月创刊于...
救世与觉悟之三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本文原载《青年杂志》第一卷第六号(1916年2月15日出版)。 《青年杂志》,1915年9月由陈独...
救世与觉悟之四 欧阳渐《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之所必需》
本文为欧阳渐1922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哲学研究会上的演讲。前半部分(“佛法非宗教非哲学”)为其...
第四讲 个体与大同 之一康有为《大同书绪论》(选)
本文原为《大同书》甲部“入世界观众苦”的第一章,为节录,后面删掉的部分主要在论述“普天之下,有生之徒...
个体与大同之二 严复《群己权界论》译凡例
本文作于1903年,这里选自《群己权界论》(商务印书馆,1939年4月万有文库初版)。《群己权界论》...
个体与大同 之三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人生及美术之概观》(选)
本文原连载于《教育世界》七十六、七十七、七十八、八十、八十一号(1904年7月出版),是静安第一篇文...
个体与大同之四 章太炎《国家论》
本文原载《民报》第十七号(1907年10月出版),署名太炎。
个体与大同之五 鲁迅《摩罗诗力说》
本文原载《河南》杂志第二、第三号(1908年2月、3月出版),署名令飞。
个体与大同之六 洪秀全《原道醒世训》
本文约作于1845年,有初刻本和重刻本两种版本。在该文的重刻本中,引用儒家经典的文字都被删掉了。这里...
个体与大同之七 王韬《原道》
本文最早收入1883年(光绪九年)印行的《弢园文录外编》十二卷,这里选自《弢园文录外编》(汪北平、刘...
个体与大同 之八 康有为《大同书》(选)
选录《大同书》乙部的第二章,己部的第一章总论、庚部的第七章和壬部全文。
个体与大同之九 刘师培《人类均力说》
本文原载《天义报》第三期(1907年7月10日出版),署名申叔。
个体与大同之十 章太炎《五无论》
本文原载《民报》第十六期(1907年9月出版),章太炎。
第五讲 革命之一 《释革》梁启超
本文原载《新民丛报》第二十二号(1902年11月15日出版),署名中国之新民。
革命之二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本文原载《民报》第一号(1905年10月出版),署名孙文。在这篇文章中,孙中山第一次提出了三民主义的...
革命之三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选)
本文是1924年1月23日孙中山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宣言。这里录自《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
革命之四 戴季陶《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选)
本文原载《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5年7月27日到31日),后来亦连载于《来复》第455期至4...
革命之五 施存统《中国革命底理论问题》
本文原载《现代中国》第二卷第一号(1928年7月16日出版)。在该刊目录中提为《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
革命之六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选)
本文原为1940年1月9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讲,最早以《新民主主义的政治...
革命之七 张东荪 《中国之前途:德国乎?俄国乎?》(选)
本文原载《解放与改造》第二卷第十四号(1920年7月15日出版),署名君劢、东荪。文章刊登的时候,前...
革命之八 梁漱溟《中国问题之解决》
本文原载《村治》第一卷第八期(1930年10月1 日出版),后来收入《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
革命之九 胡适《我们走那条路?》
本文选自《中国问题》(新月书店1932年版)。《中国问题》是一本论文集,内收胡适、罗隆基、潘光旦、吴...
第六讲 社会主义之一 邓实《论社会主义》
本文原载《政艺通报》第二号(1903年2月出版)。 《政艺通报》,1902年2月在上海创刊,持续到...
社会主义之二 师复 《孙逸仙江亢虎之社会主义》
本文原载《民声》第六号(1914年4月18日出版),署名师复。关于文仲所论孙中山的观点可参《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之三 梁启超 《复张东荪书论社会主义运动》
本文原载《改造》第三卷第六号(北京新学会编辑,1921年2月15日出版)。这是梁启超对于张东荪《现在...
社会主义之四 李达《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任公》
本文原载《新青年》第九卷第一号(1921年5月1 日出版)。
社会主义之五 陈独秀 《社会主义批评》(选)
本文原载《新青年》第九卷第三号(1921年7月1日出版)。这里删去第一节“为什么要讲社会主义?”。这...
社会主义之六 廖仲恺 《各派社会主义与中国序——试从孙文主义出发的一种新研究》
本文原载《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5年3月2日出版)。 《觉悟》,《民国日报》(1915-1...
社会主义之七 阎锡山《物产证券是社会的经济革命,按劳分配是经济的社会革命》
本文作于1935年9月23日,是阎锡山当日对于山西省会中等以上学校校长教职员的讲话。这里选自《阎伯山...
第七讲 农国之一 李大钊《青年与农村》
本文原载1919年2月20日至23日的《晨报》副刊,署名守常。 《晨报》创刊于1918年12月。1...
农国之二 章士钊《农国辨》
本文原载《甲寅》周刊第一卷第二十六号(1926年1月9日出版),署名孤桐。作者时任北京农业大学校长。...
农国之三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报告》(选)
本文作于1927年3月,最早于同年3月5日起连载于湖南区委机关报《战士》周报上,也刊登于《中央日报》...
农国之四 晏阳初《农村运动的使命及其实现的方法与步骤》
本文原载《民间》第一卷第十一期“乡村工作讨论专刊”(1934年10月出版)。 《民间》,半月刊,1...
农国之五 薛暮桥 《中国农村中的基本问题》
本文原载于《中国农村》第二卷第一期(新知书店1936年1月出版)。 《中国农村》1934年10月创...
农国之六 冯玉祥 《解决当前农业问题的方针》
本文是冯玉祥1936年10月5日在中央政治学校地政学院纪念周上的一个报告,原载《冯在南京第一年》(1...
农国之七 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由何而起?》
本文选自《乡村建设理论》(一名《中国民族之前途》,乡村书店1939年5月版),是该书开头一部分。《乡...
农国之八 费孝通 《中国的土地问题》
本文选自《江村经济》(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原为该书第十六章。《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在伦敦大学的博...
农国之九 潘光旦 《说乡土教育》
本文选自《政学罪言》(观察社1948年4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