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 入 老 网 站

欢迎订阅!

订阅

《制造“国民”:冷战体制中的日常生活与文艺实践》

2019.03.19 17:06

丛书:思想论坛

编者:罗小茗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7-01


内容介绍

本书15万字左右,共收录2005-2006年两次中韩青年学者论坛的会议论文14篇,重在讨论冷战时期,中韩两国在各自的国家国民形成过程中的理论思考和历史状况,以期在对照中提供重新思考当下国民国家问题的历史和思想的双重资源。


目录

第一辑 冷战体制再思考
  使超克分断体制运动成为一种日常生活实践
  对东亚社会主义人民的表象政治——以1960—1970年代在韩国的李泳禧为例
“东亚论述”与批判知识分子的两难之境——从韩国视角回应孙歌对竹内好的解读

第二辑 制造“国民”:日常生活的逻辑
   改造说书人——1944年延安的乡村文化实践
  识字的政治——1950年代上海工人的学文化运动
   对纪念/共有记忆研究方法论与去民族主义的研究趋势的批判性考察——以战后“国民化”和共有记忆的话语的  霸权为中心
 1953年中国婚姻自主运动的两面性——贯彻方式和冷战之下的文化重构
  1960年代中后期开发民族主义以及中产阶层家庭幻想的文化政治学
  战后韩国与中国的人口政策和女性

第三辑 实践中的文艺:社会主义理想及其镜像
 “红色经典”的想象政治与“革命中国”的认同困境——以《沙家浜》史事演义为个案
  社会主义文化的视觉再现——“户县农民画”再释读
 1950年代早期上海的电影文化论争与改造——从“文艺可不可以为小资产阶级服务”讨论到“文艺整风学习运 动”
 镜与窗——《早春二月》中知识分子的视界
 旁观者的可能:香港电影中的冷战经验与“社会主义中国”
 叙述70年代:离乡、祭国、资本化

编后记